基于血管造影和血管三维重建技术的肠系膜下动
目的应用CT血管造影(CTA)和血管三维重建技术评估肠系膜下动脉(IMA)及其分支的解剖结构、变异及走行等情况,以期为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提供术前参考和术中指导。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,收集2019年1月~2020年6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就诊,具有完整影像资料和病历资料,能够进行血管三维重建的结直肠癌患者共177例。其中男性125例,女性52例,年龄(61.)岁,平均身高(169.) cm,平均体重(70.)kg,平均BMI为(24.)kg/m~2。统计并分析患者临床特征、IMA分型、IMA各属支[左结肠动脉(LCA)、乙状结肠动脉(SA)、直肠上动脉(SRA)]的出现概率、LCA与肠系膜下静脉(IMV)走行关系,测量IMA根部发出点至腹主动脉分叉距离和LCA至IMA根部发出点水平距离。结果 SA和SRA为固定出现的动脉,LCA具有缺如可能。IMA分为四型(Ⅰ型103例,Ⅱ型41例,Ⅲ型24例,Ⅳ型9例)。LCA分为四型(Ⅰ型129例,Ⅱ型33例,Ⅲ型6例,Ⅳ型9例)。在IMA根部水平位置,LCA与IMV的走行关系分为三个类型(Ⅰ型71例,Ⅱ型76例,Ⅲ型21例)。IMA起始点至主动脉分叉的距离平均为(4.)cm。LCA到与IMA发出点的水平距离平均为(3.)cm。结论 CTA和血管三维重建技术可以准确地评估IMA及其分支的解剖结构、变异及走行等情况,建议术前行血管三维重建,为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提供术前参考和术中指导。
文章来源:《解剖科学进展》 网址: http://www.jpkxjz.cn/qikandaodu/2021/0804/802.html
上一篇:利玛窦用科学进行中西方跨文化沟通
下一篇:歌曲一抹夕阳的演唱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