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西南昌一头长江江豚搁浅死亡 专家:解剖判断
央视网消息:近期,一头长江江豚在江西南昌赣江段水域搁浅死亡引发关注,参与解剖江豚的专家表示,初步判断为应激反应导致死亡。
2月22日下午2点左右,在江西南昌赣江北支扬子洲镇渔业村段江边,有市民发现一头江豚搁浅在沙滩上,立即报警求助。南昌水上公安民警、渔政工作人员以及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专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。
专家在现场通过对搁浅的江豚检查后确认,这是一头成年的长江江豚,已经死亡。该江豚体长144.6厘米,体重43公斤,未发现外表有伤痕。随后,死亡江豚被带回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解剖。
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渔业资源与环境保护研究室主任 张燕萍:解剖观察,并进行病理分析,解剖以后,发现江豚胃里没有食物,可能导致它发生应激性反应,然后猝死。其他脏器都很正常,因此判断是非人为因素导致的死亡。
长江江豚是长江现存唯一的大型鲸类动物,因种群数量少,也被称为“水中大熊猫”。在今年二月初发布的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》中,长江江豚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升为国家一级。
自2020年12月8日,江西鄱阳湖星子站、都昌站水位跌破9米关口以来,鄱阳湖已在9米以下低枯水期运行超70天,为5年来最长低枯水期。受此影响,赣江水位降低。专家介绍,长时间低水位容易造成水生生物被困沙滩水塘,从而导致觅食困难。
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渔业资源与环境保护研究室主任 张燕萍:江豚生性比较胆小,遇到人以后可能会发生应激性的刺激。我们在岸边或者江边发现江豚以后,尽量小心一点,包括船舶过往,都可能造成应激性刺激,对江豚来说是很不利的,因此,公众都需要提高保护意识。
文章来源:《解剖科学进展》 网址: http://www.jpkxjz.cn/zonghexinwen/2021/0302/53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