膝关节的运动学解剖,为啥你的膝盖疼?
今天这篇主要侧重介绍的是几种容易引起膝关节疼痛的损伤····
来,这位童鞋,你来总结一下,咱们之前关于膝关节的介绍。
一位戴眼镜的童鞋,推了推眼镜,站了起来:“膝关节是人体最大,最复杂的关节,由股骨下端、胫骨上端和髌骨构成,顺便一说,髌骨是人体最大的籽骨。
中间的半月板由两块外厚内薄的纤维软骨构成,主要功能是缓冲震荡,润滑关节。
关节周围的韧带负责稳定,前后交叉韧带负责稳定前后,内外侧副韧带负责稳定内外,还有关节囊,以及附着于关节附近的肌腱,都在稳定关节。
所以,今天要说的肌肉不仅可以通过收缩完成膝关节的运动,也在关节稳定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·····”
前所未有的掌声雷动·····
首先着重介绍一块以前没有介绍够的肌肉,叫做腘肌。
不是腘绳肌,而是腘肌!
就是这块肌肉,腘肌呢,被称作膝关节的钥匙,起自股骨外侧髁的外侧面上缘,腘肌的起点是在韧带里面的,然后从韧带中穿出来,止于胫骨比目鱼肌线上面的骨面。
更仔细的看看它:
一般的解剖书对腘肌的介绍很少,but,ki认为它还是灰常重要滴。
腘肌的功能,从膝关节的运动上来说,有三个:1膝关节屈;2开链内旋胫骨,闭链外旋股骨;3屈膝时解锁。
说了三个功能,有三个名词不常见,开链、闭链、解锁····
开链和闭链可以理解成近固定和远固定。
止于解锁么?
说到膝关节的解锁,就要说一下膝关节的扣锁机制,简单点说就是膝关节伸直到最大限度,关节锁死。
太简单了是么?
详细点说:膝关节的屈曲和旋转是协同进行的,当膝关节伸直到最后20°的时候,因为外踝关节面短而直,内踝关节面长而弯,最后的20°中,外踝关节面已经完成了动作行程,内踝关节面继续在胫骨关节面上滑动,此时,内踝绕外踝旋转,胫骨相对外旋,直到完全伸直。
完成扣锁之后,膝关节会非常稳定。
让膝关节从稳定的扣锁机制中打开,进行正常的屈曲,这个过程就是腘肌在做功。
腘肌还有一个动能就是当膝关节进行大幅度屈曲的时候,将外侧半月板向后拉出,避免挤压。
如果生活中不懂的节制,让膝关节频繁的进入扣锁机制,然后解锁,然后继续扣锁,继续解锁。
再加上姿势不正确,就容易导致腘肌损伤!
腘肌损伤之后,膝关节会出现疼痛,不能完全屈曲,腘窝处有轻度的肿胀,有压痛。还会因为压迫胫神经的关节支,导致膝盖前面、小腿后面以及足跟部疼痛。
简单解释几句,先说不能完全屈曲,这个是一个比较明显的症状,在此之前咱们还介绍过,半月板前角受损膝关节伸不直;半月板后角受损,蹲不下,再加上这一条,腘肌损伤,膝关节不能完全的屈曲。
还有就是,腘肌损伤也会导致膝盖前面痛,这点需要特别注意,不是膝盖前面痛就一定是髌骨的问题,还有可能是后面的问题。
再说说其他的肌肉:
先说膝关节屈的肌肉:缝匠肌、股薄肌、半腱肌、半膜肌、股二头肌和腓肠肌,别忘了刚才说的腘肌。
哎呀,看着这些肌肉你们是不是感觉似曾相识呢?
这些肌肉在腿部解剖的时候,都是说过滴。
今天在这就不重复他们的起止点了,大家还记得鹅足腱吧。
就是缝匠肌、股薄肌和半腱肌的三个肌腱在胫骨上紧密相连,像鹅足形状,因此得名。
鹅足腱主要功能是加强内侧韧带,稳定关节侧面。
鹅足腱和骨头中间有一个滑囊,运动不当就会摩擦摩擦。然后就容易出现鹅足滑囊炎。
鹅足滑囊炎的症状是膝盖内侧痛,局部有肿块。
比较简单的训练思路就是进行一些核心训练和稳定性训练。
说到滑囊,膝关节的滑囊主要有:髌上囊、髌前囊、髌下浅囊、髌下深囊、鹅足滑囊、半膜肌滑囊、腓肠肌滑囊和腘肌滑囊。
半膜肌的肌腱主要是增强关节囊后角。
股二头肌在屈膝时保持膝关节外侧稳定。
腓肠肌两头起点下方与股骨髁间有滑囊阻隔,内侧的滑囊较大,容易损伤形成腘窝囊肿。
文章来源:《解剖科学进展》 网址: http://www.jpkxjz.cn/zonghexinwen/2021/0418/64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