遗体捐献解剖,使用完毕后会被火化还是扔在垃
如果我的遗体捐献解剖,使用完毕后会被火化还是把我扔在垃圾桶里?
知乎答主:元宿six
医学院对遗体捐献的整个流程都有严格的标准和仪式,不可能当成垃圾,一般会做成人体标本,成为我们行医路上的大体老师,哪怕是内部器官损坏严重(如车祸碾压、坠楼等机械性损伤),我们也会保持最大的尊重与敬仰让遗体得到妥当的安排。
我用个人经历说一下遗体捐献的仪式,题主就会明白遗体捐献对我们医学院来说,是一件多么值得重视和尊敬的事了。
当年我刚正式进入医院实习那会,我负能量很大,觉得自己真的就是处在医院食物链的最底端,啥事都得接,不仅上班忙,夜班累,还常常碰到奇葩的患者家属,就连上网也时不时见到各种抱怨声,天天负能量都很多。
师姐看我总是闷闷不乐,就提到正好今天有遗体捐献的仪式要求医院各科室出个代表参加,要不你去参加一下,正好赚一点时间休息。
我想想有仪式时间应该不长,就想着偷懒去了,正好也从来没有参加过遗体捐献仪式。
去的路上我昏昏沉沉,还没睡醒样子,心里还想着怎么把地点放的那么远。然而,到了现场后我一下子晃过神来了。
现场的气氛,就像一块拔地而起的大理石,学生老师队列整齐,除了致敬和交接的程序,没有任何窃窃私语。
大家在集体默哀,每个上前鞠躬的人,都深深地弯下腰,又在片刻停顿沉思后,后缓缓抬起头,一步一步走到前献花。
家属的眼里虽然依然闪着泪花,但和医院病床前的眼泪不同,有许些释然,许些安慰。
与医院的 ICU 相比,虽然气氛同样让我感到一种生命的重量,但 ICU 里让我觉得无奈,而捐献仪式上的这份重量却让我感到希望。
这份希望,是逝者对医者的信任,是医者对逝者的誓言。
捐献者是来自陶山的戴阿芬老师,听介绍说曾被检查出患有恶性黑素瘤之后,经历过 4 次化疗,2 次放疗。
虽然最后没有出现生命的奇迹,但是在治疗期间,由于很多素不相识的好心人为她奔走、捐资,让她萌生了捐献遗体的想法。
图片来自学校当时官方的推送
这个世界上,有一部分少数人在用生命的余辉点亮更多人的生命。这些人虽然少,但份量却很重,他们是真的对医学事业有期待,有信任。
和这些人相比,有时候觉得工作上的那些负能量, 乃至我这个人,似乎都显得极其渺小。
我曾经在医院里看多了太多无奈和眼泪,有那么一刻,我认为我们所做的努力,不过是在拖延时间而已。生死有命,该及时行乐。人在生死的自然规律面前是渺小的。
然而,当我走在人体科学馆,看着那些摆在走廊上的人体图谱,那些浸泡在药液里的人体标本时,我顿时觉得比起生死有命的规律,人类对于生命发展的努力与传承更令人震撼。
图,学校官方,人体科学馆一般禁止拍照
比星空更大的是人心,地上的细胞不比天上的星星少。
我时常想起上解剖的第一节课上,我的老师曾对我们说:「其实你们现在所学的东西,并不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更多是来自一个个单纯普通人的身上。」
他们之中有些人曾有着不幸的命运,却仍然对我们有殷切的期望。
他们可能只是社会上的少数人,却愿意将死后仅有的躯体留给我们医学。
他们只是少数人,但也足够成为我们走下去的动力了。
所有的流言蜚语,一旦与性命相托的期望相比,都不过是渺小的。
所以,面对这样的一份厚重的期望与信任,怎么可能会当作垃圾对待?
这篇文章来自知乎官方订阅号「知乎日报」
他每天都会精选知乎热门优质内容,除了能涨知识,他还有很多有趣文章:
中国现存 72 种「亚文化」,有些你听都没听过
DNA 和 RNA 是什么味道的?
总结起来就一个字:鲜
中国的文物有多逆天?被考古学家怀疑是穿越者带回去的……
扫码回复「文物」查看完整文章:
李白一辈子游山玩水,也不怎么工作,他的钱是从哪来的?
扫码回复「李白」查看完整文章:
除此之外,每周他还会更新「知乎神吐槽」栏目,内容包含一周以来知乎上最有趣的用户吐槽:
暮光之城吸血鬼一家怎么这么有钱?
因为吸血鬼不用吃东西,吸血靠打猎,恩格尔系数为 0。
文章来源:《解剖科学进展》 网址: http://www.jpkxjz.cn/zonghexinwen/2021/0501/673.html
上一篇:如何练出吸引异性眼球的粗壮臂膀,从解剖角度
下一篇:数字澎湃新航程 中国潮涌新奇迹